42小说

42小说>太平广记 知乎 > 跟风写作(第1页)

跟风写作(第1页)

“太平里的广记(..)”!

跟风写作

近来一些写作者,每每见前人有书盛行于世,立即跟上套用。有后以续前者,有后以证前者,甚至,后和前,内容绝不相干,也有狗尾续貂的。

逐一举例。

《三国演义》,用的是陈寿史书的名字;《东西晋演义》,亦叫《续三国志》;更有《后三国志》,和前面一点内容都不搭。

《西游记》,后面有《后西游记》《续西游记》。《后西游》虽不能和前面比,但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,但《续西游》,则纯粹狗尾。还有《东游记》《南游记》《北游记》,更让人喷饭。

《前水浒》一本,《后水浒》则有两本。一为李俊立国海岛,花荣、徐宁之子共佐成业,应高宗“却上金鳌背上行”之谶,还不失忠君爱国之主旨;一为宋江转世杨幺,卢俊义转世王魔,一片邪污之谈,文词乖谬,连狗尾也算不上。

《金瓶梅》也有续书,再有《前七国》《后七国》等等。

还有传奇种种,《西厢》后有《后西厢》,《寻亲》后有《后寻亲》,《浣纱》后有《后浣纱》,《白兔》后有《后白兔》,《千金》后有《翻千金》,《精忠》后有《翻精忠》。

凡此,不胜枚举。

跟风的动机有很多,主要还是名和利驱使。

人家的作品为什么一举成名,是因为精湛的文笔,引人的情节,鲜活的人物,精巧的结构。这样的作品,自然人人喜欢。跟风者,一般会顺着原作的思路,或者反着原作的思路,也有不错的语言,但致命的是,短时间的仿作,一定是粗制滥造的,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思考,他只想乘着原作强劲的东风,引导读了原作不过瘾的或者好奇心极强的读者上钩。

当然,仿摹者也有急于成名的,想想自己苦写若干年,绞尽脑汁想成名。这下,机会来了,因为这个题材自己也熟悉,忙趁东风写续作。

一部成名作品,往往是作者的呕心之作,用尽毕生精血。穷尽一生写作的有很多,但极少传世成名,因此,仿作,其实离原作,不是几步的差距,而是几十步几百步几千几万步的差距。从古至今,仿作成名的罕见。

从另一角度言,文学作品是费脑费力的精神产品,而仿作,现成模仿结构和编造类似情节,说得不客气点,就是一种剽窃,和市面上的小偷一样无耻。

一种比较可笑的现象,现代常见,仿作的作者,就是原作者。因为原作一下子成名,带来了丰厚的利益,市场的手,推动着原作者,再弄下一部,再下一部,于是,接二连三出笼,后面的也有可读性,但显然没有前面精致和用心。大傍原作的结果是,读者倒了胃口,不理不睬了。目前走红的一些影视,基本上走这个路子,利益是最大的驱动者。

写作的跟风,从数千数百年前一直刮,刮过现在,一定还会刮向未来。

(清刘廷玑《在园杂志》卷三)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工者足迹  重生我是一个神  李俊峰  万古最强龙婿  八方云动  诗经全集  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  神级龙珠系统  财智在线,萧爷总是夸夸妻谈  位面三国争霸  走出就医的误区:感染科  中国皇帝全传  明代社会生活史  我的特效时代  全球进入异世界  刘寅传  拿破仑传(全新升级版)  全面崛起  普利策奖获得者赫尔曼·沃克作品集(共9册)  修罗战神在都市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